首页 » 电影 » 爱莎
爱莎

爱莎

HD
类型:电影 剧情
导演:露西·普里巴
地区:以色列
年代:2020
主演:艾琳娜·伊夫 希拉·哈斯 TamirMula 格拉·桑德勒 EdenHalili OrBarak NadiaTichonova MirnaFridman TatianaMachlinovski EvgenyTarlatzky EranIvanir MatanyaBar-Shalom AndreyBar LiranDavid RuthFarhi
剧情:爱莎的母性不是一种明显的本能,而是一直处于一种..展开
剧情:爱莎的母性不是一种明显的本能,而是一直处于一种持续挣扎的状态。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变成了母亲,这也深深地影响着她和处于青春期女儿的关系。尽管爱莎和17岁女儿维卡住在一起,但实际上她们很少与彼此互动。爱..展开
剧情:

爱莎

导演: 露西·普里巴

编剧: 露西·普里巴

主演:艾琳娜·伊夫/ 希拉·哈斯

类型: 剧情

上映日期: 2020-04-17(翠贝卡国际电影节)

2020-10-11(平遥国际电影展--亚洲首映)

以波澜不惊的方式呈现了普通家庭里朴实的生命状态,在平静而缓缓流淌的剧情中却逐渐显现出强大情感力量的《爱莎》(Asia, 2020)是一部极适配于电影节的影片。早在今年的翠贝卡国际电影节上,《爱莎》就斩获了最佳国际女演员、最佳摄影,和诺拉·以弗仑(Nora Ephron)大奖——奖项旨在鼓励“具有独特观点”的女性电影人。本次《爱莎》作为卧虎单元最受欢迎题名影片,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亮相,也是本片在亚洲的首度展映。图 | 导演露西·普里巴在线上参加翠贝卡国际电影节并获诺拉以弗仑大奖

《爱莎》聚焦在一个单亲移民家庭,讲述了单亲妈妈爱莎(Asia)与身患渐冻症、处于青春期的女儿维卡(Vika)的生活故事,与母女间微妙的情感关系。在女儿身体日渐衰弱的状况下,两人需要共同面对死亡的迫近,与满足维卡人生最后的心愿。图 | 《爱莎》剧照

大部分主创为女性成员的《爱莎》,并无意外,是一部细腻的女性题材佳作。从静谧柔和的叙述,到积蓄之力的最终爆破,《爱莎》无疑发出了捍卫女性独立与尊严的一次响亮呼唤。

亲情

叛逃、对抗与相爱

《爱莎》对母女关系的描述,不免让人想起2018年杨明明导演的作品《柔情史》(2018)。两者都一针见血地真实复刻出现实中支离破碎却不断在自我弥合的亲子关系——相互攻击、针锋相对,却又能在某些生活的日常时刻拾回血缘纽带中无法割舍的关怀,与埋在心底的爱。图 | 《爱莎》剧照

在本片中,爱莎是一位尚年轻的单身母亲,移民至以色列后,独自抚养着患病的17岁女儿维卡。作为护理工,值班工作占据了爱莎大量时间。生活却依旧捉襟见肘,不见起色。正处于青春期的维卡生性善良,却行事叛逆。由于知道自己的病情正在急速恶化,维卡希望在事态变得太晚前体验一回青春的感觉。图 | 《爱莎》剧照

曾入选戛纳影视驻留项目的露西·普里巴(Ruthy Pribar)是一位善于提炼生活微观细节的导演。在刻画爱莎与维卡的关系时,她从小处入手,完全铺就了一幅极具写实风貌的画卷。维卡乖张叛逆,具有青春期典型阴晴不定的特质,时常出言不逊;爱莎一如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困顿于女儿的倦怠不满,也有着自己间歇性逃避现实生活苦涩的途径。图 | 导演露西·普里巴

《爱莎》的温情之处却在于,它没有停止于亲情表面的冲突对抗,而是在爱莎与维卡伴随着维卡病情恶化的关系发展中点不间断缀着母女间紧密情感联结的证明。影片一段最风格化的处理发生在在维卡病痛加深时,爱莎向她叙述着她少时为她歌童歌的故事。画面没有指向与叙述时间对应的现实,而是用慢镜头跟着母亲爱莎穿行在医院,空灵的独白仿若带领观众穿过十七年的时光,延展出时间的维度,用写意的方式道出女性成长与母亲身份转变的心路。

两性世界中的女性

作为一部女性电影,《爱莎》并未如许多同题材作品一般,完全弱化或贬低处理男性角色。事实上,在《爱莎》中,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不少男性形象的塑造,看出女性在两性世界中的所处位置。

“性”是影片当中分量较重的一个议题——它紧密围绕着着爱莎与维卡两个女人,“性”也成为两人间相互沟通、理解的重要桥梁。从影片一开始,鲁里巴就近乎平行展现了两个空间内爱莎与维卡的床事:因为生活的烦闷,爱莎与拥有家室的医院同事斯塔斯(Stas)保持着定期的肉体关系;而正值花季的维卡在死前,希望能结束自己的处女之身。随着故事推进,爱莎请来医院年轻的护工盖比(Gabi)照顾身体渐衰的维卡,并希望他完成维卡的心愿。图 | 《爱莎》剧照

不论是斯塔斯还是盖比,事实上男性在影片之中是以颇为正面的形象出现的。即便斯塔斯是有妇之夫,他对爱莎是真诚的——他全然关心、尊重爱莎,在维卡处境艰难时执意解囊接济爱莎。盖比虽不爱维卡,却带着简单的善意同意帮助维卡。普里巴并未将片中的男性设定为这个社会的“加害者”,而是将他们中立化了——他们是立体的人,只是也具有了普通人身上存在的一些缺点。图 | 《爱莎》剧照

但即便如此,爱莎依旧对追问“性是什么滋味”的女儿说道“要知道,男人两腿之间那东西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它给我带来最大的宝藏,就是让我拥有了你”——虽然电影并没有直接对男性群体作出批判,但它明确指出了女性要脱离困境,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借助性、倚赖另一群体。图 | 《爱莎》剧照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中斯塔斯与盖比即使怀揣善意,也无法解决爱莎与维卡困境的原因。当盖比顺应爱莎之意与维卡开始亲昵,维卡将因渐冻症而蜷曲的手掌贴附在盖比脸上,盖比经历了短暂的迟疑。维卡果决地抓住了这一刻,喊停了自己期待的性体验,说道:“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这一刻,维卡甩开了对两性关系的需索,将女性意志与自我尊重置于了对男性的期待与依附之前。这无疑是影片最华彩的片段之一。

生死

书写尊严的桌面

另一个层面上,《爱莎》将女性尊严的宣扬放到了一个极端的设定中:爱莎与维卡即将面临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困境,而是死亡的降临。图 | 《爱莎》剧照

在影片最后维卡渐冻症终于阻碍了呼吸,临终的高潮时刻,我们才发现维卡的临终心愿是“破处”这个情节,只是导演笔下一个绝妙的障眼法——维卡真正的心愿,是让母亲爱莎帮助自己怀揣尊严地离开。这一最终转折发生在故事的最后十分钟,具有令人震颤的冲击力——不难想象,女儿对母亲提出帮助亲手安乐死自己的提议,需要这一动作的两方具备多么顽强的精神意志。图 | 《爱莎》剧照

在此,普里巴在极端设定中通过极致的手段,为女性的困境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出路:绝对意义上的精神自由,牢牢握住自己的命运,女性间的相互扶持与彼此成全,能促成将尊严与独立置于一切之前。

这个动人的故事尾声,让人不禁回溯起片中一个柔情时刻:在照顾身患阿兹海默的邻居老妇人时。爱莎唯一一次发出了对生活艰难的哀叹。仿若一个神迹显现,神志从不清晰的老妇人忽然记起了忘却已久的歌词,歌唱起了动听的乐句。图 | 《爱莎》剧照

这时,女人们聚在一起说:“抱有乐观,觉得会好过一点。”

这也是《爱莎》留给女性们最硬朗,也最柔软的一份宽慰与鼓励。

*本文由cinewoo独家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收起

  • 观看线路1